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對於吳國志 張道文 期中報告之評論

看完他們的報告,我個人的評論如下:

*我記得學校規定英文摘要需要寫2面,可是我看到只有一面,還是我看的不是最新版本。

*802.11部分希望可以再詳細介紹一點,雖然看完我知道802.11 b/g,802.11 n是有差別的,但其實兩個更詳細的功能我並不了解。

*Google 地圖 API這節中,提到線條或是區域色塊皆可使用,沒有圖示其實我看不太懂這句的意思。

*伺服器開發內容中提到的三角公式沒有說明清楚是哪個三角公式。

*還有一點是我個人好奇,就是無線網路會有壞掉的時候嗎?

*感覺一台智慧型手機好像不太適合認知障礙者操作,要怎麼讓學員提高專注度值得注意。

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

對於陳虹綺 劉愛菁 期中專題報告之評論

閱讀完他們的報告後,個人的評論如下:
*在文獻回顧與探討中的英文與AMI,雖然AMI旁邊有括號英文全名,但要是英文比較不好的人應該會看不懂。

*雖然有附上權重計算的公式,但假如我是讀者我想看到以真實的數據為例在計算一次。

*方法與步驟中的數據圖沒有解釋,不是很清楚了解橫軸與縱軸分別代表什麼。

*QR CODE可以的話還是介紹一下,我自己在高中的時候真的不知道什麼是QR CODE。

*系統特色中的最佳路徑圖製作的很精緻,一目了然這兩層樓中最近的路徑。

*我個人認為此項研究所遇到的困難可以在獨立寫成一小節,也能清楚寫出造成這些困難的可能原因,讓讀者清楚了解所有的麻煩與問題。

*在實驗測試的方面考慮到接受測試者的想法與耗費時間的原因,做實驗應該就是要膽大心細,我想這點會提升他們之後實驗的效率。

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關於行為問題處理一書大概瀏覽後的感想

其實對於身心障礙者行為問題處理的理論介紹的部分我真的看不太懂,大概了解都是藉由某種介入然後產生行為問題,然後最後是得到解決辦法,這方面還真希望能跟關於這方面領域的人直接學習,自己看書很多地方都不了解。

行為問題都有根深柢固的原因,如果只在行為表面做處理,是治標不治本的,對於其中一個採用非嫌惡或正向的處理策略我也感同深受,我之前打工表現不好的時候也曾被老闆罵過,但我覺得只是我還不熟悉罷了,時間久一點我可以表現得更好,對我這種一般人都會有負向情緒出現,更何況是身心障礙者。

讓身心障礙者學習獨立與自我管理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一直受到外在控制的影響,如果一直依賴外在控制就如書中所說的會變成玩具布偶或聲控玩具,我想沒有父母想見到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吧。

對於黃俊達 楊秉霖 期中專題報告之評論

閱讀完他們的報告後,我個人的評斷如下

*整篇圍繞的重心都有提到走失返回以及多點出發兩個功能,最後也有針對這兩個系統做說明,讓人清楚了解目前所需解決的問題,也清楚了解這兩點功能的好處。

*一百多萬國民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其中有30%與認知障礙有關,而身心障礙者生活中需使用輔具者僅占38.52%,這段敘述用數字比例使讀者了解身心障礙者的數字概念與輔具的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

*設計原理中的HAAT和導航系統的圖示我覺得還需要解釋,圖形都是圓餅圖切三部分且裡頭有箭頭和文字,剛看完有點不太了解這兩張圖的差別與所要表達的意思。

*程式設計的圖示給我很簡單明瞭的感覺,光是看圖不用看文字就知道他們要如何使用PDA。

*因為藍芽和我們這組的ZIGBEE還有RFID都是感測器,建議可以加入這些感測器的比較,讓讀者知道同樣是感測器的差別到底在哪。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極重度多重障礙孩童如廁訓練成效之研究論文感想

李老師給的這篇論文對我們幫助真的很大,讓我知道如廁訓練還要考慮到膀胱控制、身體行動、手部動作、感官功能,以及接受指令等各方面的能力與發展。看完這篇論文的同時,也才知道國內有關身障孩童如廁訓練的資料真的是少之又少,期刊文獻方面只有5篇,書籍方面則只有徐享良翻譯的如廁訓練(Toilet Training)一書,且內容均屬於論述性質,雖然國外在如廁訓練方面有前向移動訓練法、快速如廁訓練法、便盆提示法三種方法,但因為不符合國情、教育理念和違背人道,所以此三種方法對我們國家來說並不是最適合的,國內如廁訓練方面的文獻資料還需要一段時間努力才有豐富的成果。

看似簡單的上廁所這個動作對精神障礙者卻是一大挑戰,在小學時候班上只要有人上課放個屁就被大家嘲笑個半天,更何況是失禁,造成身障孩童在人際互動方面出現問題,阻礙身障孩童成功融入班級的主因也是失禁,而幫助精神障礙者獨立是目前首要的做法。

文中提及的聲光警示器應該類似我們目前所研究的濕度感測器,看來每個領域都有每個領域的專業,在研究方面互相合作真的比較有廣度,我們學這麼多也只屬於感測器的部分,關於生理心理發展、個案之觀察等等這些我真的都不了解,看來往後的日子還要向李老師等人看齊與學習。